close

時間是王家衛電影中十分重要的議題。(王家衛喜歡玩弄時間,有時好像很準確,有時又故作含糊)在《阿飛正傳》裡,張國榮演的旭仔,與張曼玉演的蘇麗珍訂情的「絕橋」是引誘她一同度過「1960年4月16日下午3點前那一分鐘」。她與警察一共有3次見面機會,是她逐漸消除對旭仔情意的過程。最後一個晚上,她情不自禁地回到舊地,穿著訂情之日那條裙子,抽著旭仔愛抽的煙。午夜前一分鐘,警察忍不住嚴厲地教訓了她一頓。王家衛含蓄地用了一個剛剛一分鐘的單鏡,來表達這一段情的完結

 

這一分鐘是電影的轉捩點。不但代表了蘇與旭仔的完結,亦開始了她與警察之間似有若無的感情。

 

這個剛好一分鐘的鏡頭,王家衛採用了非常複雜的拍法,當中包括了各種不同的角色走位、影機運動、對焦控制及畫面構圖,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效果。

 

演員、攝影機與鏡頭的群舞

 

王家衛最傑出的成就,是「實踐了所有香港在藝術方面努力的夢想:在形式上作無限自由的實驗之同時,又反映著各種情愛關係的哀傷喜樂。」

 

《阿飛正傳》是王家衛成熟之作,多種技巧上的突破,其後在其他作品中都有不同形式的運用,經常表達了不同的意義。

 

王家衛的角色交談時,往往都目不相接,你低頭時我遠望,我凝視時你閉眸。他們的身體也貌不合神亦離地對著不同方向。

 

王家衛的角色也經常採用身軀與頭部不協調的身體語言。一方面反映了角色間的疏離,同時更表達了他們身心掙扎、靈慾相持的狀態及保護自己與付出自己之間的矛盾。

 

王家衛的「MuMu長拍鏡頭」配合各種電影元素來表達故事意念。這種配合需要精密的設計及多方面的協調,對演員及攝影師的要求其高。這也是他的電影經常超資過時的原因之一。

 

最深的運用

 

王家衛的世界是疏離的。他的角色,經常是執迷不悟、自戀成狂、孤獨寂寞的人。他們彼此隔絕,與環境卻有份若即若離的癡纏關係。

 

王家衛的藝術迷人之處,是在即興與刻意之間保持了平衡。拍戲不用劇本的神話,需要的是繁複的排練過程及鑒別演員特質的慧眼。

 

母題強於主題、情調勝於情節

 

《阿飛正傳》是王家衛風格確立之作。他本著香港本色,把一些現成的電影技巧融會貫通地成為極端個人的藝術語言。

 

其實他作品內的題旨,往往有故作深刻但又欲言又止,結果詞不達意之弊,尤其是最具野心但結果充滿感情自瀆意味的《東邪西毒》。

 

他是感性強於理性、情調勝於情節的導演。

 

《阿飛正傳》是香港電影個人藝術視野的重要里程碑,也是主流工業開始衰退的先兆。今時今日,「藝術電影」已成為香港電影的救贖,王家衛更成為世界各大電影節競相爭取的國際名牌。他的預算經常都包括外國資金,但他的作品仍然是不折不扣的道地香港藝術。

 

王家衛成就了當年新浪潮達不到、甚至想也想不到的任務,將港產片像法國或德國新浪潮一樣,帶上了電影藝術的殿堂,儘管他說自己只是個「不很成功的商業導演」。

 

王家衛不是為風格而風格的導演,但風格卻是他的藝術魅力所在

 

 

出處”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策劃-王家衛的映畫世界”(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李安編輯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